|
|
駕駛海上“大力士” 守護巨輪進出港
駕駛臺上,手握舵槳,目光如炬。鄧開輝像往常一樣,登上與他并肩作戰(zhàn)多年的“老伙計”——“廈港拖十八號”輪,起航去輔助一艘300多米長的大型集裝箱船舶進港。這是記者近日在廈門港看到的情景。
今年春節(jié)假期,廈門港依舊船來船往,景象一派繁忙。廈門港務船務有限公司的40艘拖輪正常作業(yè),近500人放棄與家人團圓的機會,堅守在風起浪涌的環(huán)境里,保障巨輪安全進出港。
“別看我們的拖輪才38米長,但它能產生50多噸的推力和拉力,2艘拖輪就能拉動300多米長的巨輪,是名副其實的‘小個子大力士’!编囬_輝一邊說,一邊駕駛拖輪向大船靠近。作業(yè)的第一步是掛纜繩,將大船與拖輪連接起來。
兩條船靠近時,大船底部會產生強大的吸力,一不小心就會把拖輪吸進去。“所以,我們既要靠近大船,又要避開船吸效應,如何把控距離,就非?简灲涷灪图夹g!编囬_輝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些全靠日積月累的經驗,一名拖輪船員從新手到獨立上手,至少要3年時間。
冬天風浪大,鄧開輝小心翼翼地操作著舵槳,“小馬拉大車”,拖帶“巨無霸”船舶轉彎、掉頭,順利進入遠海碼頭。
巨輪靠泊時,相當于讓萬噸巨輪以厘米級的精度“側方停車”。作為本次任務的主拖輪,“廈港拖十八號”輪在鄧開輝掌舵下,克服船吸效應和風流壓差,頂推巨輪穩(wěn)穩(wěn)地?吭诓次粌。
從業(yè)15年來,鄧開輝駕駛拖輪在廈門港各個角落穿梭,協(xié)助貨輪安全靠離碼頭,對于每個碼頭的氣象、水文條件,他熟稔于心。當班時,鄧開輝平均每天要執(zhí)行七八次任務,每次耗時兩三個小時。近三年來,“廈港拖十八號”輪作業(yè)近萬艘次,零安全事故。
“廈港拖十八號”輪是廈門港明星拖輪,曾跑贏過15級臺風,也搶救過著火的大船!拔覀365天不停工,24小時待命,即便是臺風、大霧、暴雨等惡劣天氣,也要迎難而上。只有除夕夜停工三個小時,讓船員們一起圍爐!彪m然辛苦,但鄧開輝很自豪,他說,“拖輪不僅承擔著‘迎來送往’的責任,也肩負搶險救助、守護平安海域的擔當!
(廈門日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