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幣還有升值空間
編者按:人民幣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從匯率浮動區(qū)間的擴大,再到人民幣對日元直接交易,人民幣國際化蹣跚起步。伴隨著中國經(jīng)濟與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日漸加深,人民幣的舞臺在擴大,新挑戰(zhàn)也將出現(xiàn)。今年以來FT中文網(wǎng)已經(jīng)多次刊登人民幣專題討論,我們將持續(xù)關注這一話題。
本次聚焦匯率,推出著名華裔經(jīng)濟學者黃有光與來自《CMRC朗潤經(jīng)濟評論》專欄的黃益平教授文章,配以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的視頻訪談。
黃有光點評了FT中文網(wǎng)過去的相關文章,認為人民幣還有相當大的升值空間,而黃益平則提示人民幣階段性貶值的可能,邁克爾·佩蒂斯則對人民幣國際化表示了相當謹慎態(tài)度。他們的觀點或有差異,但讀者想必都會從其分析框架與邏輯鏈條中獲益不少。
筆者多年來曾經(jīng)多次論述,人民幣應該大幅度升值,因為這對中國利大于弊。近來有許多關于人民幣已經(jīng)接近均衡匯率的論述,甚至有不少人認為人民幣將會貶值。本文論述,雖然人民幣應該升值的幅度已經(jīng)減少,但還是有相當大的升值空間。 本人作者: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jīng)濟系教授 黃有光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wǎng)撰稿
自2005年中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名義匯率已上漲約30%。由于這期間中國的物價上漲比美國的大,人民幣對美元的“實際”匯率上漲得更多。 這使應該繼續(xù)上漲的空間減少。
由于多年來沒有讓人民幣做足夠的升值,部分地使物價與資產價格上升,因而多次須要通過提高利率與上調銀行準備金率等方法來抑制,到最近又因增長速度下跌而又須要下調銀行準備金率。筆者認為這部分是沒有及時足夠升值所造成的問題。
另外,人民幣雖然對美元有相當大的升值,但由于美元這幾年來有相當?shù)馁H值,所以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升值幅度并不是很大,對澳元甚至是貶值了。
中國貿易順差占GDP比重在2007年時高達7.6%,其后逐年回落到2011年的 2%。經(jīng)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重,則從約10%左右回落到2011年的2.8%。很多人認為 這已經(jīng)很低,因此人民幣不必繼續(xù)升值。其實,對于一個大國,尤其是已經(jīng)累積了3.3 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中國,2.8% 的經(jīng)常項目順差 還是很大的,而且是不必要的大。
筆者非常同意著名經(jīng)濟學家鄒至莊4月24日在FT中文網(wǎng)的論述:”減少順差有如下好處:(1)減緩中國的通貨膨脹,(2)有利于對中國出口的國家增加總需求和提升GDP增長,從而對世界經(jīng)濟復蘇做出貢獻。因此,當中國的出口順差減少時,中國和其他對中國出口的國家都能從中受益。為了減少中國的貿易順差,中國應該允許人民幣匯率升值,使得其他國家購買中國產品更加昂貴,而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更加便宜!
幣值高有很大的利益,可以用少量的出口換取大量的進口(包括出國旅游與購物)。雖然生產出口品的生產者會有短期的損失,但生產入口品的替代品的、進口商、進口品使用者(包括生產者與消費者)得利。當原來的幣值太低時,利大于弊。
筆者同意中國社科院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于4月20日在FT中文網(wǎng)的論述:”人民幣 … 匯率距離購買力平價匯率還存在相當程度的低估,這構成了國際金融機構建議人民幣升值的中期基礎! 盡管從外部平衡視角來看,人民幣匯率已經(jīng)比較接近均衡匯率水平,但從利率平價、購買力平價與勞動生產率視角來看,短期甚至中期內人民幣匯率可能依然明顯低于均衡匯率水平!
在過去一年里,中國外匯儲備增長8%,由于這遠低于之前9年每年25%的平均增幅,有人認為人民幣已經(jīng)沒有升值的空間。筆者不同意這看法。當中國的外匯儲備只有幾千億美元時,25%的增長,是約一千億,F(xiàn)在有了3.3 萬億的外匯儲備,8% 的增長,是兩千六百多億!
更重要的是,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像一個人的現(xiàn)金,是儲以備用的,不少越多越好,也不是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如果鐵定中國的外匯儲備一定要每年增加,永遠不減少,則等于中國永遠借錢給外國人花,而且每年增加借出去的錢,永遠不收回借出去的錢。這不是讓還相對貧窮的中國人(尤其是工農)慈善捐錢給西方的有錢人去白花錢嗎?(中國的外匯儲備很多是用于持有美國債卷的。)
更廣泛而言,由于沒有對破壞環(huán)境的生產與消費有足夠的征稅,幣值太低所鼓勵的生產加大破壞環(huán)境的扭曲,因而得不償失。像一個人在家里做糕點出售,除了人為壓低人工的價錢,還不計算家里弄臟的成本,這不是很不合算嗎?
以國際貿易理論來說,中國是一個大國,只有人為提升出口貨價格的經(jīng)濟理由(從本國觀點出發(fā),使用一定的壟斷力量),沒有人為壓低出口貨價格的經(jīng)濟理由。
應該提高人民幣的幣值,讓要消費用中國勞動人民的血汗與中國的稀有資源與環(huán)境品質而制造出來的中國貨的外國人多付一些錢,中國的出口才會值得(至少在邊際上而言)。
有論者認為,近年來,中國很多地方已經(jīng)在鬧民工荒,工資大量上漲,使很多工廠已經(jīng)向工資比較低的國家轉移,使人民幣不再有升值的空間。筆者認為這是好事,表明農村中的蘊藏失業(yè)已經(jīng)大量減少,工人的邊際生產力增加。中國的人工成本增加, 就應該讓適合低薪工人的工廠轉移,本國才能逐步向比較高層次的生產轉移。 生產力增加了,每小時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格當然要增加了。因此,這并不影響人民幣的升值。
人民幣在未來好多年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升值空間。筆者同意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jīng)濟學家朱海斌4月20日在FT中文網(wǎng)的論述:“在未來幾年內,我們預計中國的經(jīng)常項目順差仍會保持在占GDP 2-3%的水平。一個強勢的穩(wěn)定的人民幣匯率體系仍然符合中國的戰(zhàn)略利益。它有助于使貿易順差保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減緩外匯儲備過快增長,及由此帶來對國內流動性、資產價格和貨幣政策方面造成的壓力。此外,它也有助于中國經(jīng)濟實現(xiàn)由出口導向為主轉向內需為主的增長模式的戰(zhàn)略性轉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