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小川:改變盯住美元時機不成熟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前日(25日)在瑞士巴塞爾表示,放棄人民幣與美元聯系的現有匯率制度的時機尚未成熟,他也不打算在此間召開的國際清算銀行的會議上,再去討論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議題。 美國財政部發(fā)言人弗拉托曾表示,在說服中國放棄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上取得了進展。而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贊同周小川“時機不成熟”的觀點,并且認為弗拉托并不代表美國貨幣當局的本意。
左小蕾告訴本報記者,如果改變盯住美元而建立“一攬子”貨幣機制,只會促使中方減持美元資產,只會使美國面臨的“雙赤字”——經常項目和財政赤字更為雪上加霜。
左小蕾認為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改變盯住美元貨幣機制,只會引發(fā)進一步的投機,應該“慎重選擇時間和環(huán)境”:人民幣在當前的升值壓力下,匯率機制的任何變動可能都傳出錯誤信號,而與原掛鉤貨幣的大幅度變化正是當前之大忌,為了打擊更大的投機行為,中央銀行可能不得不實施更高水平、更頻繁、更大規(guī)模的外部和內部的干預,結果事實上并未增加“靈活性”。
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左小蕾認為在銀行體系得以完善、且對美元形成穩(wěn)定升值預期的前提下,才會改變盯住美元而建立“一攬子”貨幣機制,否則只會導致熱錢的“大進”與“大出”,因為當熱錢“大進”投機獲利后,看到銀行壞賬滋生、內控不力,只會迅速撤離,然后引發(fā)大規(guī)模擠兌。
金融學家鐘偉也認為人民幣改盯一攬子貨幣不符合中國現狀。他曾從“國際收支”角度向本報記者論證了這一看法,“我國無論是經常項目還是資本項目的順差都來自美國,都以美元形態(tài)呈現。如果改變盯住美元為主的匯率政策,改為盯住美元、日元、歐元等一攬子貨幣,而現實中的國際收支順差并沒有以這兩種貨幣呈現,這樣就會形成‘錯配’,不確定性反而大大增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