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貿易順差收窄資本流出壓力緩解 人民幣波動進入穩(wěn)定期
11月8日,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貿易順差數據為490.6億美元,同比收窄16.8%,低于市場預期的517億美元。
“這無形間給人民幣構成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在美國總統大選不確定性驟降與12月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的情況下,疲軟貿易順差數據對人民幣的壓力很可能被市場放大。”一位外匯交易員分析說。
不過,截至11月8日20時,境內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CNY)徘徊在6.7820,離岸市場美元兌人民幣(CNH)則處于6.7967附近,均沒有跌破此前的年內低點。
德國商業(yè)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當前影響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主要因素仍是美元加息升值,外貿順差數據對人民幣的影響其實并不高。
多位銀行外匯交易員也表示,盡管10月貿易順差數據不如市場預期,但好于9月份,無形間也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它表明中國外貿狀況有所好轉,對外匯儲備增加的貢獻度依然在增加;另一方面今年前10個月外貿順差總額依然保持在2.88萬億元水準,同比降幅僅為2.6%,表明中國龐大的外貿順差依然能創(chuàng)造充足的外匯儲備,有效緩解資本流出壓力。
借貿易順差收窄押注人民幣貶值算盤落空
長期以來,貿易順差與外商直接投資(FDI)被視為中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的兩大重要驅動力。然而,隨著近年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不少國際投機資本開始關注貿易順差收窄將多大程度拖累外匯儲備增加值,作為沽空人民幣的新籌碼。
一家美國對沖基金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不少對沖基金同行將中國貿易順差、境內銀行代客結售匯數據、跨境人民幣流動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作為衡量中國資本流出最新狀況的依據。在他們看來,10月貿易順差數據低于市場預期值517億美元,一方面表明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對中國外貿依然構成不小的壓力,另一方面意味著不少企業(yè)可能通過貿易項將資金換匯轉移境外,形成新的資本流出壓力。
“這也是中國外匯儲備連續(xù)4個月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币患覈H投資機構外匯交易主管向記者分析說,此前不少對沖基金一直在尋找資本流出壓力驟增-外匯儲備下跌的聯動蹤跡,營造沽空人民幣套利的市場氛圍。
但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國際投機資本的這個算盤未必能兌現。
究其原因,10月中國外匯儲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匯儲備結構調整所引發(fā)的估值損失——以SDR計算,10月外匯儲備反而增加29.84億,至22714.69億SDR,這說明10月份中國央行買入日元、歐元、英鎊等一籃子貨幣擴充SDR份額,考慮到10月份美元指數大漲約3%,令所有非美貨幣均出現一定幅度貶值,中國央行此次調倉不可避免地引發(fā)部分估值損失。
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姚煒向記者表示,考慮到10月份美元年內加息預期升溫與英國脫歐啟動都給人民幣帶來較大的貶值壓力,外匯儲備僅僅下跌457億美元其實不應被視為一個令人失望的數據。
“更重要的是,這讓貿易順差收窄與外匯儲備降幅完全脫鉤,國際投機資本無法將兩者緊密聯系起來,作為沽空人民幣套利的籌碼。”一家國有銀行外匯交易員向記者強調說。
人民幣流出“魅影”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10月貿易順差之所以能高于9月,或許還隱藏了一個資本流出懸疑,即在資本管制有所加強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企業(yè)選擇通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先將人民幣轉移境外,再換匯美元規(guī)避匯率風險。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通過對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不少企業(yè)在跨境支付方面增加了人民幣支出。
一位國有大型銀行人士也向記者透露,近期銀行內部發(fā)現個別企業(yè)通過貿易路徑換取大量外匯提前償還美元外債,因此要求合規(guī)風控部門對企業(yè)真實貿易投資背景進行嚴格審核,對以資金轉移境外為目的的可疑貿易換匯結算申請采取放緩審批措施。這驅使部分企業(yè)轉而通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通道先將人民幣轉移到境外,再兌換成美元,以此繞過資本管制措施將資本轉移出境。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梁紅發(fā)布最新報告指出,自去年10月銀行涉外人民幣收付款轉為逆差起,至今累計人民幣跨境凈支付額高達約2萬億元。其中,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導致涉外人民幣支付大增的主要因素。但與此反差的是,境外離岸人民幣存款卻出現萎縮,以香港為例,截至9月底香港過去一年離岸人民幣存款下降2299億元,至6655億元。這種反差現象更多表明,人民幣跨境流出儼然成為規(guī)避外匯管理、實現資本跨境流出轉為外匯資產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上述國有大型銀行人士看來,這無形間對人民幣構成新的壓力,一方面人民幣流出導致境外人民幣供應增加,國際投機資本能以更低融資成本借入大量人民幣進行拋售,達到沽空人民幣獲利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境內外人民幣匯率聯動機制下,巨大的離岸人民幣拋售壓力令境內外人民幣匯差持續(xù)面臨擴大壓力,迫使央行陷入外匯儲備不斷消耗的局面。
他表示,這或許也是央行近期積極推動國內外匯債券市場向國際機構投資者放開的主要原因之一,即讓大量離岸人民幣通過投資回流境內,加之人民幣加入SDR成為儲備貨幣,最大限度緩解離岸人民幣供應增加帶來的巨大匯率下跌壓力。
“近期人民幣波動較大的主要推手仍是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升溫引發(fā)的美元走強,與中國經濟增長基本面與匯改進程沒有太大關聯!敝芎浦赋,隨著美聯儲12月加息靴子落地導致美元利好出盡,人民幣可能會重新企穩(wěn)反彈實現雙向彈性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