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勢如虹升破6.72 國際投行再上調預期
在引入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就一路勢如破竹,在8月的第一個交易日升破6.72,創(chuàng)下2016年10月以來新高。
8月1日,在強勢中間價的助力下,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即升破6.72,盤中一度升值至6.7154,16:30收于6.7194,為2016年10月12日以來收盤新高,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漲96點,較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漲96點。
而更多反映中國人民銀行意志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則同樣在去年10月12日以來,首度升至6.72關口以下,報6.7148。離岸人民幣同樣不示弱,日內最后升至6.7163。
“大家持匯意愿都不強,今天升值只要是隔夜美元指數(shù)比預期還弱,如果再接著跌,人民幣到6.7也有可能!币晃还煞葜沏y行外匯交易員對澎湃新聞表示。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強勢升值3.20%,而6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就升值超過2.1%。
本輪人民幣對美元的大幅升值,幾乎與引入逆周期調節(jié)因子一致。
今年5月末,央行通知中間價報價銀行修改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形成機制公式,在原有機制基礎上,新增逆周期調節(jié)因子部分。新公式下,“中間價=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調節(jié)因子”。據(jù)悉,逆周期因子的模型參數(shù)由各報價銀行根據(jù)對宏觀經(jīng)濟和外匯市場形勢的判斷自行設定。
不僅交易員,多家國際投行也在近期密集上調了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預期。
國際投行瑞穗8月1日將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今年底的預測從6.9上調到6.8,理由則是, 中國的外匯政策以及全球環(huán)境都支持人民幣匯率。
該行認為,今年以來中國維持了經(jīng)濟強勁增長態(tài)勢,當局加強與市場溝通也增強了市場信心,中國不太可能再推出一次性貶值措施。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恢復,顯示中國應傾向人民幣前景偏強以鼓勵外資流入購買人民幣資產。而美元走弱再加上特朗普政策前景不明,也緩解了中國的資本流出壓力,持有人民幣資產的風險已經(jīng)降低。
稍早前,美銀美林更是在半年內第二度上調人民幣預測,將第三季度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從3月時的6.95上調至6.7,而第四季度則由7.05調高至6.9。
該行認為,隨著美聯(lián)儲將貨幣政策正;,及中國去杠桿,維持明年底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預測至7.2。
匯豐則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短期可能繼續(xù)走強,今年晚些時候回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在2017年底達到6.90;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很難跌穿去年12月底和1月初達到的6.95元的低位。同時,匯豐還認為,人民幣交易區(qū)間的擴大也是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