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幣遠期境內外價格漸遠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認為,這可能是由于境內機構被禁止參與NDF,兩個市場之間的套利行為因而減少
在人民幣匯率不斷刷新匯改后新高之際,境外不可交割遠期外匯市場(NDF)上,人民幣兌美元也呈現(xiàn)出加速上漲的態(tài)勢。數(shù)據(jù)顯示,11月6日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NDF價格為7.62,而11月29日為7.51,三周左右的時間,美元兌人民幣NDF價格下跌了約1.5%,表明這段時期內境外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進一步加大。
與此同時,伴隨境外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強的是,11月第二周以來,境外NDF報價與境內的美元兌人民幣遠期報價之間的價差也開始明顯加大。
渣打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王志浩發(fā)現(xiàn),4月至11月中旬,境內美元對人民幣遠期報價一直比NDF價格高出約500~600個點,而截至11月22日,兩者價差擴大至1100個點左右,而至11月29日,兩者價差進一步擴大至約1400個點。
王志浩認為,境內遠期與境外NDF兩個市場之間價差擴大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上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境內機構從事境外NDF再度出臺禁令。在上月出臺的一份通知中,外匯局明確規(guī)定,境內機構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從事境外人民幣對外匯衍生品交易。
王志浩解釋說,境內遠期是為滿足真實貿易需要,而境外NDF是出于投機需求。由于境內存在資本管制,人民幣匯率也沒有完全放開,資金不能在境內與境外兩個市場之間自由流動,因此造成了兩個市場之間的差價。
他認為,境內的機構可能利用境內外賬戶在兩個市場之間進行套利。利用境內賬戶在境內遠期外匯市場買入人民幣,然后在境外NDF市場拋售人民幣,買入美元,從中賺取差價。
王志浩表示,在上個月外匯局重申境內機構未經批準不得從事境外外匯衍生品交易后,這樣的套利交易隨之減少。NDF市場上拋售人民幣買美元的少了,而買人民幣拋美元相對多了,因此NDF市場上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從而拉大了與境內遠期市場的價差。
王志浩猜測,禁止境內銀行從事境外外匯衍生品交易,可能是為了擴大境內遠期外匯市場的交易量。但他擔心,其結果有可能減少而不是擴大境內遠期外匯市場交易量,因為隨著套利活動減少,境內拋美元買人民幣的交易也將減少。
|
|
|
|
|